点胶机常用术语和相关释义
开胶延时
在打开胶头时,由于胶头出胶口与胶阀之间有段距离,这段之间没有胶水,如果打开胶头输出口后,立即开始运动,会导致轨迹开始一小段缺胶。为防止这种情况,在开胶后,延迟一段时间,等待胶水流出,再执行后续的运动。这段延迟时间称为开胶延时。如图3.1中的动作(3)。
关胶延时
在关闭胶头后,胶头出胶口与胶阀之间还有胶水未流完,如果在关闭胶头后立即运动,可能形成胶水拖尾现象。为防止发生,在关闭胶头后,延迟一段时间等待胶水流完,再执行后续动作。这段延迟时间称为关胶延时。如表3.1中的动作(6)。
拉丝高度
由于某些胶水的黏度较大,在匀速缓慢上抬一段距离才能将胶丝拉断,不影响涂胶轨迹,这段距离称为拉丝高度。如图3.1中的动作(8)。
上抬高度
当一段轨迹点胶结束后,空移至下一段轨迹的起点时,为了防止胶头撞针,在结束点将胶头上抬一段高度保证胶头安全不撞针,再空移至下一段轨迹的起始点,这段高度称为上抬高度。如表3.1中的动作(9)。
提前关胶
提前关胶”即提前关胶距离,是指在连续轨迹涂胶中,在到达终点之前先关闭胶头,以余压和余胶走完最后一段轨迹,避免结束段堆胶。这段轨迹的长度即“关胶距离”。如表3.1中的动作(5)。
结束动作
在整个示教轨迹点胶结束后,为了方便取放工件、提高加工效率或者消除加工误差,用户可以设定胶头移动至指定位置,或加工文件起点,或加工档结束点,或复位,或进行档连接。这个工程称为结束动作。如图3.1中的动作(19)。
斜拉上抬
由于胶水黏度,在关胶后直接进行拉丝动作不能达到拉断胶丝效果,或者拉出的胶丝形状不符合要求。因此在关闭胶头后,执行斜拉上抬动作为拉丝做准备,如表3.1中的动作(7)。斜拉上抬有四种方式。
表3-1.加工过程示意图
编号 | 动作 | 意义 |
(1) | XY空移 | 运动到加工起点上方 |
(2) | Z空移 | 下行运动到加工起点 |
(3) | 开胶延时 | 打开胶头,延时设定的时间(开胶延时),等待胶水流出 |
(4) | 轨迹运动 | XYZ轴以加工速度插补走圆弧轨迹 |
(5) | 提前关胶 | 关闭胶头,使用胶头中的余胶走完后续轨迹 |
(6) | 关胶延时 | 延时设定时间(关胶延时),等待胶水流完 |
(7) | 斜拉上抬 | 为方便拉丝以及形状美观,进行沿着圆弧切线方向进行斜拉 |
(8) | 拉丝上抬 | Z轴缓慢匀速上移设定的距离(拉丝高度),拉断胶丝 |
(9) | 普通上抬 | Z轴以空移速度向上移动设定的距离(上抬高度) |
(10) | XY空移 | 运动到下段图形上方 |
(11) | Z空移 | 下行运动到下段图形起点 |
(12) | 开胶延时 | 打开胶头,延时设定的时间(开胶延时),等待胶水流出 |
(13) | 轨迹运动 | XYZ轴以加工速度插补走直线轨迹 |
(14) | 提前关胶 | 关闭胶头,使用胶头中的余胶走完后续轨迹 |
(15) | 关胶延时 | 延时设定时间(关胶延时),等待胶水流完 |
(16) | 斜拉上抬 | 为方便拉丝以及形状美观,进行沿着直线方向进行斜拉 |
(17) | 拉丝上抬 | Z轴缓慢匀速上移设定的距离(拉丝高度),拉断胶丝 |
(18) | 结束上抬 | 加工结束后,Z轴上抬至设定位置(结束动作Z轴停靠位置) |
(19) | 结束动作 | 加工结束,执行用户设定的结束动作
|
标签:   点胶机